“六个月后,我才收到妻子写来的三封信。尤其是第三封,信封上写的是‘寻人启事’,那一刻我心如刀绞。”8月30日下午,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退伍军人邬发琪的声音微微颤抖,向与会嘉宾讲述了一段跨越四十余年的爱情故事。

邬发琪与爱人讲述属于他们的爱情故事。 本文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作为原海军某基地副参谋长,邬发琪曾参加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当年在前线执行任务时,部队提出严格的保密要求,他未能将赴前线作战的消息告知妻子。如今,他的爱人就站在身旁,岁月虽已流逝,但眼中的牵挂一如往昔。
当天,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共虹口区委员会宣传部共同主办的“甜爱七夕礼赞文明”——上海市“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示范活动在SMP上海白玉兰广场举行。活动旨在深入挖掘七夕节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家庭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

活动现场展示的宋朝婚仪。
在这场充满温情与浪漫的活动中,这样的爱情故事并不少见。从执手相伴三十余载的工程师夫妇,到中西合璧的跨国家庭,每一个故事都在诉说着爱情的不同模样,却同样动人。
传统与现代:七夕节的当代诠释
墨香氤氲中,书法名家挥毫写就国风婚书;华服翩跹间,唐宋明三朝婚仪依次上演。在主题示范活动现场,传统文化正以生动的方式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现场看到,从唐代的“结发仪式”到宋代的“合卺礼”,再到明代的“秤杆挑盖头”,一场跨越千年的婚俗展演令人目不暇接。
婚礼形式的变迁背后,是中华民族对家国传承和白头相守的执着追求。

书法家为新人撰写国风婚书。
在众人的掌声中,四对新人代表接受国风婚书和甜蜜礼包。他们中有守护城市安全的人民警察和消防英雄,有奔波在路上的新就业群体,有医者仁心护健康的白衣天使。这场集体婚礼不仅是对新人的祝福,更是对文明新婚俗的倡导。
活动现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氛围同样延伸至市集区域。8月30日、31日在白玉兰广场同时推出甜蜜市集和“‘鹊’定有你”打卡活动,包含传统非遗手作体验、趣味互动游戏、体育运动、科技体验、文创周边、图书阅读、节日氛围打卡以及特色主题消费等,吸引市民体验民俗、感受浪漫。

在甜蜜市集打卡的家庭和情侣。
一对正在体验“穿针乞巧”的情侣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度过的最有意义的七夕节,既浪漫又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市文明办还在澎湃新闻上线“文明实践在上海”宣传专题,通过“文脉华章”“节日长廊”“文明风采”和“民俗拾趣”四大板块,系统展示上海市传统文化保护与文明实践成果。
纵观整场活动,既有对传统婚俗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生动展示,也有对现代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通过文旅商体多元融合的方式,七夕这个古老节日正在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爱情与家庭:三组家庭的温暖力量
幸福家庭代表的分享,成为活动现场最动人的环节。
澎湃新闻了解到,SMP上海白玉兰广场同时也是上海重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之一,此次七夕主题示范活动正是该阵地“我们的节日”系列中的重要一环。
现场,2024年度“海上最美家庭”岑伟工程师夫妇,党的忠诚卫士、退伍军人邬发琪夫妇等登台分享了爱与家的真谛,传递了忠贞爱情与文明家风的正能量。
2024年度“海上最美家庭”岑伟工程师夫妇都是建筑行业从业者,两人携手30多年,获得了近50项全国和上海的工程类大奖。“我们经常利用晚餐的时间分享趣事,了解彼此的工作学习情况。”岑伟说。他们的儿子以上海“一江一河”为课题,对北外滩区域的城市历史和现状进行深入研究,这份家国情怀正是在家庭耳濡目染中形成的。

2024年度“海上最美家庭”岑伟工程师夫妇。
退伍军人邬发琪夫妇的故事让人动容。1976年,邬发琪前往前线执行任务,出于保密要求,没有告诉妻子实情。六个月后,他才收到妻子写来的三封信,第三封信的信封上写着“寻人启事”四个字。“这么长时间没有他的消息,作为妻子,我肯定是非常担心,也非常着急。”时隔多年,回忆起往事,邬发琪的爱人依然眼含热泪。
冯玛娅中德四口之家则展现了跨国家庭的文化融合。妈妈是上海人,爸爸是德国人,两个孩子都在德国学校上学,但妈妈坚持让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孩子们不仅能背诵古诗,还学会了粤剧、京剧、沪剧和上海说唱等地方曲艺。

“爱上海的理由”国际传播青少年推广大使冯玛娅中德跨国家庭。
这个中西合璧的家庭在上海生活了20年。当被问及喜欢上海的理由时,妈妈给出了三个关键词:安全、包容、有文化底蕴,爸爸则说:“Colorful, diverse, full of opportunities。”“作为跨文化家庭,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全家一同参加这样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活动。”妈妈在采访中这样评价此次七夕主题活动,“平时大多数活动都是以孩子为主,但今天这个活动真正做到了全家参与,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家庭氛围和传统文化魅力。”
她特别提到:“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体验了传统的七夕习俗,更重要的是通过唐、宋、明三朝的婚俗展示,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生动的教育方式,比任何书本上的讲解都要来得深刻。”
“在我看来,这样的活动正是我们这样的跨文化家庭所需要的。”妈妈补充道,“它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以现代、开放的形式呈现,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参与其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包容性的体现——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虹口区白玉兰广场,三组家庭的故事、四对新人的承诺、无数市民的参与,共同构成了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画卷。
七夕节从古老的星宿崇拜到今天的文明礼赞,形式在变,内涵在丰富,但对忠贞爱情、和谐家庭、文明家风的追求从未改变。正如活动现场一位参与者所说:“浓烈不常有,但是它会是我们执子之手走过一生的动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