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丰百亿股权激励“吓坏”投资者。
近期,物流巨头顺丰控股(002352.SZ,6936.HK)陷入“业绩向好却遭资本用脚投票”的争议漩涡。这场由董事长王卫提议、控股股东无偿捐赠2亿股,价值约97亿元的“共同成长”持股计划,为何让投资者忧心忡忡?员工考核标准、利润摊销等核心质疑如何解决?
业绩创新高与股价三连跌
据8月28日顺丰控股披露的半年度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顺丰业绩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营收1468.58亿元,同比增长9.26%;其中归母净利润57.38亿元,同比增长19.37%。财报指出,在行业竞争强度提升的大环境下,顺丰以差异化产品战略实现突围,市场份额提升。与此同时,公司快速开拓行业新场景、海外新市场。
上半年顺丰速运物流业务件量累计达78.5亿票,同比增幅25.7%,物流业务票均收入同比下降12.2%,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展望未来,顺丰控股在财报中指出,行业层面“反低价内卷”和“快递员保障”有助于行业竞争环境趋稳。运营层面,结构性降本效果预计将在明年逐步显现。业务层面,在未来3至6个月,将继续执行主动前瞻性投入策略,拓业务、布资源,“相信这些投入将转化为公司的沉淀和积累,伴随着行业环境改善,加上公司持续结构性降本和发挥行业化等综合优势,有信心在明年继续交付稳健业绩。”
8月28日晚间,顺丰还发布“共同成长”持股计划(草案),但市场并未将其解读为积极信号。8月29日、9月1日、9月2日三个交易日,顺丰控股股价分别跌7.91%、3.97%、2.29%。据计算,持股计划发布后的三天内,顺丰控股市值蒸发超330亿元。
不少股民在投资者交流社区平台表示担忧,称此次由顺丰的控股股东无偿捐赠的2亿股股权激励计划,一方面考核标准过低,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摊销费用影响公司利润,或进一步损害股东利益。
对于连续2天大幅度回撤的原因,9月3日顺丰控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称,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市场情绪、市场资金状况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公司一直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长期投资价值,切实回馈股东的信任与支持。面对复杂多变的海内外宏观环境,公司坚持“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经营基调,依托扎实的业务底盘与丰富的产品矩阵,灵活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持续筑牢增长韧性。在行业竞争强度提升的大环境下,公司坚持以差异化产品战略实现突围,市场份额提升。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推动以激活经营为核心的组织升级,汇聚全员势能,快速开拓行业新场景、海外新市场。依托顺丰产品力和品牌力,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携手客户抵御市场风险,穿越经济周期。
9月3日,澎湃新闻以个人投资者身份致电顺丰控股证代,谈及股价波动,接线人员称与该持股计划没有什么关系。“此次持股计划是个挺正向的举措,所用股份来自控股股东无偿捐赠,没有为其他的小股东起到任何稀释摊薄的作用。”
质疑业绩考核难度低?回应:更重视个人绩效,强调长期创造
具体来看,“共同成长”持股计划系经顺丰控股董事长王卫提议设立,并承诺将其通过公司控股股东明德控股持有的部分顺丰控股A股股票无偿赠予给本计划作为股票来源。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2亿股A股股票,约占顺丰控股当前股本总额的4%,每1股对应本持股计划1份额。计划实施后,公司全部有效的持股计划所持有的公司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
本计划的参加对象为对公司整体业绩和中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董事(不含独立董事、实际控制人)、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包括收派员、运作员等基层员工)
该持股计划无需员工出资即可参与,由公司发放“虚拟股份单元”,并依据授予价格的增值情况计算最终发放的股份数。公告显示,未来9年(含今年)合计授予不超过16.2亿份虚拟股份单元,每年度参与人的人数不超过1.6万人,其核心骨干中收派员、运作员等基层员工作为参与人9年合计获授的份额不低于本计划实际授予总量的15%。
以公告当日股价计算,2亿股股份对应的价格约为96.8亿元。此次持股计划为王卫自掏腰包,覆盖基层,本意是为了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股东回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员工和客户及股东的共同成就。
前述证代接线人员介绍,此前公司也有过一些股权激励,为一期一期每年发放。此次持股计划是一项长期激励,参与员工需(为顺丰)服务满9年,相当于到2035年还在职才能获得股份,提前离职则无法享受,“希望能够把员工变成合伙人老板的心态,以干事业的心态在公司工作。”
持股计划的业绩考核方面,主要分为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以及参与个人层面业绩考核,公司层面考核目标为:以授予参与人虚拟股份单元当年度的上一年度公司净利润(归母净利润)为基数,授予虚拟股任一授予年度份当年度的净利润增长率为正。个人层面业绩考核目标为考核达到A、B1、B2的最终归属标的股票数量为100%,B3为50%,C1、C2为0%。

据Wind数据显示,近三年来顺丰控股净利润均保持稳步增长。有投资者质疑,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中的当年度净利润增长率为正,目标过于简单。

对此,前述证代接线人员回应称,“更多的考核重点是个人的业绩,到底有没有为公司创造价值,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引导大家去满足短期利益的驱动。”
利润受侵蚀股东买单?回应:带动员工创造更多利润,不影响现金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持股计划要在9年内向员工授予16.2亿虚拟股,而其产生的巨额摊销费用,将由全体股东共同“报销”,被投资者质疑是“员工受益,股东买单”,侵害了一定的股东利益。
其中,2025年度首次授予虚拟股份单元不超过8114.4万份,2025年至2027年虚拟股份单元的授予价格为35元/股,首次授予的总人数不超过7186人,经初步预测,公司应确认的总费用预计为4.25亿元,这一费用将在11年内完成摊销。

以今年持股计划的摊销成本计算,为5.23元/股。未来9年将总共分摊16.2亿虚拟股份单元,若此后“虚拟股份单元”均按照今年的价格进行摊销,据计算未来需要摊销的总费用将达84.7亿元。当然,实际摊销费用会受系列因素影响而改变。
持股计划的公告中指出,具体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最终结果将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为准。在不考虑本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情况下,员工持股计划费用的摊销对有效期内各年净利润有所影响。若考虑员工持股计划对公司发展产生的正向作用,本员工持股计划将有效激发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率。
前述接线人员表示,如果缺乏员工激励,公司利润可能无法持续增长,“有了激励之后,反而能够激励到员工去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
对于投资者财务影响方面的疑问,前述证代接线人员解释,很多上市公司以及互联网企业都有股权激励,他们的股权激励费用也非常高,“所有以股份去支付薪酬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从会计处理的角度其实都不影响这些现金流的。”
就公司“共同成长”持股计划相关事项,顺丰控股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发表审核意见,其中提及,公司实施本持股计划不会损害公司及其全体股东的利益,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顺丰控股独立财务顾问认为,本持股计划有利于建立、健全顺丰控股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核心人才与公司的长期价值绑定与共同成长,提升顺丰控股的持续经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长期稳健发展,实现核心人才与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一致。从长远看,本持股计划的实施将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股东权益带来正面影响。
截至9月4日收盘,顺丰控股跌0.74%。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